学习,是每一个学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,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很多的常识,但是,假如问起他们为何要学习?为谁而学习?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不知如何回答,当你问一个高材生为何让读书时,他或许会说为了不让其他人看不起;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,他或许会说为了不被爸爸妈妈责骂,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爸爸妈妈失望;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,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…… 祝你学习进步!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收拾的《八年级历史下册常识重点》,供大伙学习参考。
三大改造
1.对农业的改造
时间:1953年—1956年
改造方法: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,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
2.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
时间:1954年—1956年
方法:先是公私合营,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
3.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:
1956年底,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,达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。国内初步打造起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案,从此,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
4.三大改造的实质: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
5.三大改造的缺点:需要过急,工作过粗,改变过快。
只须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的,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,达到长远目的。
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
1.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
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——中共八大
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,会议正确剖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,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。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。
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紧急失误——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
失误起因:党和人民对国内社会所处的进步阶段认识不足,对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,又急于求成,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。
“左”的错误主要标志:高指标、瞎指挥、浮夸风和“共产风”。
2.建设收获和模范人物
建设收获:
①1959年大庆油田的建成,结束了中国靠“洋油”的年代,达成了原油和石油商品的全部自给。
②新兴的电子工业、原子能工业、航天工业从无到有进步起来。
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,出现的先进人物:
①铁人王进喜;②两弹元勋邓稼先;③“党的好干部”焦裕禄;④人民的好战士雷锋。
“*”十年内乱
一、*的背景:党内教导思想上“左”倾错误进步愈来愈紧急,个人崇拜、专制恶性进步;到60年代中期,毛泽东觉得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错误,想通过发动“*”来预防资本主义复辟;*、*、康生一伙别有用心地借助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;对国际形势、战争形势估计过于紧急。
二、“*”的导火线和全方位发动——导火线:1965年冬姚文元《评新编历史剧〈海瑞罢官〉》的发表。全方位发动: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,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*的决定》,标志着“*”的全方位发动。指挥机构:中央*小组。
三、全国大动乱——、红卫兵运动,打乱了正常的生产、生活和工作秩序。、“全方位夺权”:1967年1月,以王洪文等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,夺取了上海市党、政各级领导权,即所谓“一月革命”。掀起了全方位夺权风暴。、二月抗争:谭震林、陈毅、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强烈批评中央*小组的种种荒谬做法,被*一伙诬之为“二月逆流”。、制造了党的历的冤案:刘少奇被*、*一伙定为“叛徒、内奸、工贼”,永远开除出党。、常识年轻人上山下乡与干部下放:1968年12月,响应毛泽东的号召,全国掀起常识年轻人上山下乡的高潮。广大常识年轻人上山下乡经受了训练,但失去了在学校同意正轨教育的机会,造成人才的断层,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。
四、*反革命集团的覆灭
1971年9月13日,*、叶群、林立果外逃,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坠毁。九一三事件标志着*反革命集团的覆灭,也在客观上宣告“*”理论和实践的失败。
五、动乱中的国民经济
1、破坏:1967、1968年“*”动乱扩展到经济范围,国民经济受到紧急影响,两年损失工农业总产值超越一千亿元。表现为经济工作机构瘫痪,处于无政策状况,政策规章方案被废除;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;交通堵塞。
2、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转机: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平时的工作,提出批极左思潮,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,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。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局面。
3、1975年国民经济飞速回升: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平时的工作,提出全方位整顿,实质是系统地纠正“*“的错误,使国民经济飞速回升,社会秩序稳定,交通堵塞消除。
4、收获:建成了胜利油田,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、南京长江大桥等。收获的理由:由于周恩来、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;由于广大群众、干部对“左倾”错误的抵制。
六、*反革命集团的覆灭——“四人帮”的组成:*、王洪文、张春桥、姚文元组成“四人帮”。⑵、拓展“批林批孔”运动:矛头指向周恩来。发动“批邓、反击右倾翻案风”:邓小平的全方位整顿,遭到”四人帮“的猖狂反对,毛泽东也不可以容忍,发动了“批邓、反击右倾翻案风”运动,使刚稳定的局势又陷入混乱。“四五运动”:①1976年北京和全国各地群众借助清明节掀起全国范围的哀悼周恩来、痛斥“四人帮”的强大运动,遭到“四人帮”的残暴镇压。②意义:“四五运动”为后来粉碎“四人帮”奠定了群众基础。粉碎*反革命集团:1976年10月,在华国锋、叶剑英等的领导下,党中央一举粉碎了*反革命集团,标志着*的结束。
七、“*”的性质及紧急后果——性质:由错误发动,被反革命集团借助,给党、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后最紧急挫折和损失的内乱。紧急后果:大批干部遭迫害,民主和法律被肆意践踏,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,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损失紧急,国民素质降低,思想上造成很大混乱。使国内经济和社会进步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;